1、前言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电力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与基础性行业。近年来,极端气候及其引发的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是诱发与造成电网异常运行与故事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减少电网事故对国民生产与生活的影响,根据《南方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理规定》、《南方电网系统运行异常事件管理业务指导书》等,制订《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以指导各级单位开展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及其衍生灾害过程中的事故抢险、恢复电力供应、维护社会稳定及其他和项处置工作。 在处理各类电网突发事件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各级领导了解情况、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有关部门主动防灾、有效防灾的重要基础,根据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电力安全生产信息报送暂行规定》的通知、南方电监安全〔2012〕68号《南方区域电力安全信息报送实施办法》,结合我省自然灾害多发、对电网影响大的特点,为提高各级调度机构防灾、救灾计划与执行能力,加强上级调度机构与防救灾工作的组织、指挥与协调工作,有必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技术等,建立与完善自然灾害调度信息报送工作的组织、管理、上报、汇总与发布,以便充分发挥各级调度机构与防救灾组织在备灾、防灾、救灾工作计划、指挥、执行与协调能力。 2、研究内容 2.1 自然灾害分类 能引发电网突发事件或事故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暴雨、洪水、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等,根据引发自然灾害的原因,一般分为:暴雨、地质灾害与地震。暴雨根据降水量分为特大暴雨、大暴雨与暴雨;地质灾害,指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二者协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面层比较强烈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移动事件,主要是指崩塌(即危岩体)、滑坡、泥石流、岩溶地塌陷和地裂等,根据危害程度和规模,分为特大型地质灾害、大型地质灾害、中型地质灾害和小型地质灾害四类;本研究所涉及的地震预报只包括地震短期预报和地震临震预报,由于地震预报的技术问题,本研究不涉及地震中、长期预报。 2.2 自然灾害预警与响应分级 根据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灾害与损失规模与涉及地理区域的大小,分为红色预警、橙色预警、黄色预警和蓝色预警四类,规模与区域逐级减小。根据自然灾害实际发生时引发的规模,应急响应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和IV级响应,应急响应的级别逐步降低。 2.3 自然灾害应急预警与应急响应 电网企业根据同级政府或上级电网机构发布的应急预警信息,或者本级电网企业应急办公室值班人员监控的情况,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由应急办主任签发蓝色预警,应急指挥中心副总指挥签发黄色预警,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签发红色与橙色预警。 应急预警发布后启动应急响应,I级、II级由电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负责指挥,III级应急响应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负责指挥,IV级应急响应由电网企业应急办主任负责指挥。应急响应需要成立应急指挥值班室,按工作需要设置应急工作组(包括抢修复电组、供电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安全督导组、综合保障组等)。应急指挥值班室负责协调各应急工作组与相关单位,为应急指挥收集并汇总信息;应急工作组及相关单位负责执行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的各项应急工作,并及时向应急指挥值班室报送现场工作进展情况与电网运行数据。 2.4应急响应中的信息收集 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表象该时刻的电网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通过电力数据网传送到电网各级调度机构,调度机构依据实时信息进行电力调度。调度机构是指挥电力生产的关键部门,电网运行状态在应急响应指挥、协调与处置工作中十分重要,因此,向应急指挥办公室按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其责无旁贷的责任。 应急响应过程中,各级电网企业收集所管辖的电网的运行情况与灾害损失情况统计,汇总下级调度机构上报的各类信息,上报辖的电网及下级机构的汇总信息。 发生因自然灾害引发的电网异常事件或故事时,需要及时上报“灾害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供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快速做出相应的处置。在应急响应的时间段内,需要每天两次分时段上报“供电操作情况表”、“供电中断情况”、“输电线路受害情况”、“设备受害情况”、“变电站停运及恢复情况”等电网运行相关的信息。 “应急物资、装备、人员调配(使用)情况”、“线路覆冰与融冰信息”、“人员伤亡情况”、“应急资源需求情况”由相应的应急工作组每天分两次上报。 3.系统设计 通过对自然灾害预警与应急响应的研究,结合电网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平台的建设要求建立应用软件框架的基本功能,为各级调度机构处理自然灾害引发的电网异常事件或事故过程中,提供信息的报送、审核、统计、分析与信息发送等全过程管理所需要的各项功能。系统设计满足先进性原则、数据安全性原则、开放与可扩展性原则、简单实用性原则。 在规划逻辑结构时,充分考虑了现有的计算机及网络设施条件及现有的安全管理平台,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的电力数据网络资源与终端设施。软件采用三层逻辑结构:界面层负责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向用户的输出;业务层是系统的关键与核心,同时它还是上下两层的纽带,它根据不同是业务请求,调用各个类的相关接口,通过数据库层来建立与实际数据库的连接,将用户请求的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或向用户提供数据库中的数据;数据库层负责实际的数据存储和检索,采用目前主流数据库SQL
Server 2012进行数据存储。 软件采用微软公司的C#进行开发,采用目前主流的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兼容不同类型的浏览器,具有强大灵活的功能,保持了与公司安全管理平台开发语言的一致性,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与兼容性,同时微软计划将C#语言实现跨平台的兼容性,将来系统不但可以Windows环境下使用,也可扩展到Linux环境下使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向后兼容性,充分保护用户软件、硬件的投资。 系统软软分层结构如图一。 图一:系统逻辑结构
5.系统主要功能介绍 5.1功能结构图 系统设计用于省级电网公司各级调度及相关机构,县调、地调、中调逐级上报与汇总数据,中调没有数据报送。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数据填写、审核、汇总与信息发布,结构如图二。 图二:功能结构图 5.2信息填报与审核 各级调度机构在因自然灾害而引发电网异常事件或事故时,通过系统及时将事件概述、电网受灾情况、电网状态等信息以快报形式填写,经同级机构领导审核后上报。在应急响应过程中,每天分两次定时将电网运行情况、电网设备设施受损与恢复情况、负荷操作情况等数据进行收集、分类、整理,并通过录入系统,经审核后上报。 5.2信息汇总 根据各级调度机构的报送信息,系统按区域、时间、电压等级、电力用户重要程度等进行汇总,形成应急响应当期信息与累计信息,提供给应急响应指挥中心,为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撑。 5.3信息发布 根据灾害应急信息快速报告单以及应急响应中报送的信息,分析事件的重要程度与影响范围,通过手机短信接口,根据管辖范围,在第一时间通知应急指挥与应急工作小组相关人员。 5.4单点登录 系统既可独立部署,还可集成到电网公司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单点登录,可极大的方便安全管理平台相关使用人员,避免多套用户名与密码,并实现一次登录就可使用安全管理平台的全部功能。 5.5系统与权限管理 用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参数设置与权限管理,如系统参数管理、调度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管理、角色管理、模块(功能)管理、权限管理等。 6.结语与建议 贵州省电网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电网,是电力外送的主要省份。自然灾害应急处置与响应涉及各级调度机构与部门,准确及时的信息收集与汇总十分繁琐,通过开发与建立自然灾害电网调度信息报送系统,极大的加强电网企业在开展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及其衍生灾害过程中的故事抢险、恢复电力供应、维护社会稳定及其他各项处置工作中的信息快速收集与汇总能力,为应急处置与应急响应指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撑。 系统目前未全面支持从电力调度软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用电管理系统中自动采集与分析数据功能,可进一步分析与开发接口,尽可能的减少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人工操作。随着移动应用与开发的成熟,还可建立通过移动平台进行数据收集与查询功能,极大的方便应急处置现场工作人员了解第一手的应急信息。 |